查看原文
其他

刘重喜:沈祖棻先生的为学和为人

刘重喜 程门问学 2022-07-15

编者按

10月19日,纪念沈祖棻先生一百十周年诞辰暨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海盐成功举办。本文为协办单位之一、南京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刘重喜先生在开幕式上的发言。


刘重喜先生在发言中  / 郭时羽摄

南京大学文学院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中央大学中文系,一个是金陵大学中文系,沈祖棻先生在1930至1936年间曾先后就读于此。本次盛会,文学院赠送给各位嘉宾的《豁蒙楼联句》卷轴(复制品),是1929年元旦陈伯弢、王伯沆、胡翔冬、黄季刚、汪辟疆、胡小石、王晓湘等七位中大和金大中文系教授的“纸”韵联句,他们也是沈先生的授业恩师。这件“学术文物”原为沈先生收藏,后由程千帆先生捐赠南大图书馆,上面盖有“涉江词客”和“沈祖棻”两方印章。这是沈先生在南大求学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


今年6月中旬,沈祖棻诗词研究会李正光会长、王贵芹女士和海盐电视台的四位同仁为制作沈先生的纪录片专程来到南京进行取景拍摄,由我陪同到原中央大学大礼堂、图书馆、梅庵,原金陵大学北大楼、图书馆、宿舍各处走了一遍,这些都是沈先生80年前学习和生活过地方。


在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有幸获得过程千帆先生在系里捐设的“沈祖棻奖学金”并获赠《沈祖棻创作选集》一册,所以那时即对沈先生有过一些了解。今年通过这次实地考察和协办本次学术研讨会,使我对沈先生有了更多的认识,归结起来有以下两点:

《豁蒙楼联句》卷轴(复制品)局部


1

“与古为新”的治学思想


中华古典诗词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一笔十分丰厚的文学遗产,我们应该如何欣赏和研究呢?


就欣赏而言,自《诗经》以降直至清末,便已形成了“吟诵”这一古老的传统。然而在清朝灭亡、科举制度废除之后,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启,“吟诵”的传统逐渐没落。这就需要找寻出一条更加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诗词欣赏之路。闻一多、朱自清诸前辈在前,沈祖棻、程千帆、施蛰存、傅庚生诸先生随后,这些极具现代意识的学人都在积极地寻找这样一条道路,寻求一种替代“吟诵”的新方法,“且把金针度于人”,从而使诗词欣赏从传统走向现代。


 “与古为新”,借用现代建筑大师冯纪忠先生的解释:“为”是成为,不是为了,不是为了新而新;“与古”是“尚友”古人,“与古为新”的前提是尊重并理解古人的东西。这是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由之路。我以前曾请教过徐有富老师:沈先生所著《唐人七绝诗浅释》和《宋词赏析》运用的方法是什么?徐老师十分肯定地说:是比较的方法!而沈先生在《唐人七绝诗浅释·前言》最后谈到这一方法问题时谦虚地说:“这原是前人诗话中常用的老办法。不过,他们都是兴之所至,随手记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免零碎,此书则是有意识地广泛使用这个办法而已。”这是沈先生的“与古为新”。


在学术研究方面,沈先生很早便开始“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在她和程先生1954年合著出版的《古典诗歌论丛》一书中可以看到这种探索的自觉和努力;沈先生接着说:“当然,这并不是我们所创造的,例如:伟大的古典文学批评专著《文心雕龙》论述文学原理和文学历史,基本上就是用的这种方法。”这也是沈先生的“与古为新”。


近期出版的沈祖棻先生相关著作


2

以“诗心”待人的态度


程千帆先生《涉江诗稿跋》对沈先生的创作有个总体评价:“其为人深于诗教,温柔敦厚,淑慎坚贞,笃于亲,忠于友。平生行事大略,皆见之于吟咏。固不独才情妍妙,文藻秀杰,为间气所钟已也。”对此我深有所感。


我考察过上世纪从50到70年代三十年间沈先生与同事兼诗友徐铭延、杨白桦二人的交游、酬唱和悼念诗,深刻感受到在那样一个特殊年代的政治氛围中沈先生“诗心”的纯真、善良和美好。今年暑假,张伯伟老师赠我一本新版著作并题词:“以诗心待人。”张老师说“诗心”即真心。我们读沈先生的诗词,往往会感动于她的笃亲忠友,情真意切,没有一首不是如此!诗品即人品,沈先生为我们树立了诗家人格的典范。


钟灵毓秀,沈先生是南大文学院的杰出校友;地灵人杰,沈先生是故乡海盐值得骄傲的女儿!她的为学和为人,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2019年10月19日


【相关阅读】

海盐将举办沈祖棻诞辰百十周年纪念活动

徐有富:读懂唐诗宋词,你需要这两部“秘籍”

郭时羽:《沈祖棻诗学词学手稿二种》编辑手记

张伯伟:如何探寻诗人的“诗心”

有待足成的旧时光:沈祖棻书信手稿图片征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